close

  框內加框:三分法則一樣,「框內加框」最初也是風景畫家的構圖原則,後來被運用到攝影中。這一技巧有多種運用方式,產生的效果各不相同。

20130614092330795.jpg

          在這幅影像中,生長在低處的橄欖樹爲畫面底部提供了邊框,而照片上端的岩石岬角進一步爲藍綠色的海灣構成了框架。
  1.風景加框
  框內加框最爲流行的方法之一,是風景攝影中利用樹木或其他前景被攝物來框取遠處景物。這一技巧雖然使用廣泛(甚至很多人認爲有些陳腐),但仍然十分有 效,通常有利於增強構圖的空間深度,凸顯影像中被攝主體的重要性。此外,觀者常常可以因此感受到攝影者的視點,從而有助於觀者和攝影者對被攝場景產生共同 體驗,使照片分享的過程更加親密無間。

20130614092330978.jpg

          圖一
  利用樹枝是框取風景或歷史建築物影像的經典方法(圖一)。但由於使用廣泛,略顯陳腐,這一手法須謹慎運用。

20130614092331679.jpg


          圖二
  有時框架本身可以成爲影像的主體。這裡,框架上的幾何形狀就是被攝主體,透過它又讓觀者看到街道(圖二)。
  2.聚焦加框
  若要拍出具有縱深感的影像,當前景「邊緣」和被攝主體兩者均焦點清晰時,使用框內加框這一技巧通常效果最佳。但這需要進行對焦試驗:先向後走一段距 離,遠離你想要用作框架的物體,用相機的變焦鏡頭拉近遠處的被攝主體,並確保相機沒有聚焦於前景中的任何部分。若有必要,可以暫且重新構圖取景,將前景排 除在畫面之外;之後再次構圖,使前景成分又一次出現在取景框中,但這時前景成分應焦點模糊。拍下照片後,將前景焦點清晰和焦點模糊的不同效果進行比較。有 些照片用其中一種方法拍攝的結果比用另一種方法要好得多。

20130614092331935.jpg


          圖三
  框內加框時要進行對焦試驗。圖三中作爲框架的門廊影像清晰,而背景中的孩子則焦點不實。
  3.人像加框
  在人像攝影中,因爲被攝主體常常被包容在用作框架的物體之內,這一技巧的運用有些許差異。由於框架和被攝主體離相機的距離相等,所以實現不了風景畫面 那樣的縱深感。事實上,框架起著一種邊界的作用,將主體包圍起來,凸顯了主體的重要性。同時,將主體置於特定的地點或場景中,更有利於交代拍攝環境。
  框架不僅有助於將觀者的注意力集中到被攝主體上,而且還有助於攝影者讓被攝主體擺出自然的姿勢,從而拍出自然生動的影像。

20130614092331222.jpg


          圖四
  這幅影像是對「框內加框」概念的更有創意的詮釋(圖四)。

      分享自:Graphy logic   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iyahui5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